13875931340
品牌资讯
联系我们

多艺猴艺体教育连锁机构

何老师:13875931340

地 址:长沙市天心区新联路东319号湘水熙园5栋临街二楼整层

为何今人多用“教育”,而古人常用“教化”?

作者:admin 日期:2018-01-18 03:09:19 人气:68

为了更好学习贯彻十九大关于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推动构建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提高我国师德建设理论水平,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日前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传统教育伦理的当代价值——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全国高端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全国近30位教育伦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葛晨虹教授主持,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作主旨发言。

教育伦理精神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活动的价值追求,而作为教育伦理内涵的教师道德,体现着一个社会评价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标准。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教育伦理和教师道德既有民族继承性又有人类共同性,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教育无德不能繁荣发展。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建构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和教师道德理论和话语体系。

中国古今之“师”有何不同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们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育伦理和教师道德智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们批判继承,并根据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和教师道德话语体系,体现中国教育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为提高我国教师道德水准、发展新时代教育事业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周桂钿教授针对目前某些国内学者对于西方哲学盲目接受的现象指出,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中国哲学不合适。因为中国的哲学是求善的政治哲学,而西方的哲学是求真的科学哲学。哲学的区别又影响到教育方式:西方主要以课堂为主,在培养专业人才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而中国的学院最初是以培养君主和君子为主,不仅强调技术,更关注的是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在古代,教育不叫教育,而是叫教化。教化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改变整个社会风气

中国人民大学焦国成教授认为,古代师德中的“师”是泛称,指在道德、学问、技艺有一定特长,并且可以对人提供指导的人。而在现在,“师”主要是指从事教育的人。我们应当将师的范围扩大一些,即所有对青少年身心具有指导意义的人都应当注重师德的培养。对于教师道德的培养,可以追溯至周代。周代的教师主要是为培养君主服务。教师有不同的分工和名称,“太保”主要负责学生的身体健康;“太傅”主要负责教导学生的思想品德;“太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同时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焦国成认为,探讨我国传统教育伦理或教师道德的当代价值应当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古代教师的教育道德边界问题,第二个是传统文化中哪些词能够用来形容师德

北京师范大学贾新奇教授指出,真正做好“古为今用”历来很难。就理论研究而言,为了实现“古为今用”,需要“兼通古今”。“通古”不是仅仅知道传统教育伦理和师德思想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弄懂它们背后的“所以然”;“通今”不是囿于教育和教师本身来谈教育伦理与师德问题,而是将这些课题置于整个时代和社会背景中去理解。总之,把“通今”所得到的清晰合理的价值目标与“通古”所得到的普遍有效的思想启迪结合起来,“古为今用”的工作才会取得实效。

为师责任关键在“传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陈瑛研究员指出,在中国古代,道对于师来说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师的意义和责任,第一是传道。韩愈《师说》中有云,“传道授业解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子道德经》指出,“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是什么?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社会和历史规律,它代表着时代要求,是指示人们前进的方向道路,也是人们应当自觉追求的理想信念。道德是由道决定的,是人为了实现道,必须具备的行为的规矩、规范。因此,必须据道以立德,以道德而立人铸魂。在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道”。它是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我们今天的树德首先就是要基于这个“道”,传这个“道”,树立起这个坚强的理想信念。道进,则德也应随步跟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正进入一个新时代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赵爱玲教授提出,我们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中的“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而是求甚解的“道”。这里的“解”是讲解的“解”,就是作为教师要给学生讲深讲透。在今天信息化和时代化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传授道理,这里面的道理更多的是导向性和经验性的。我们要用学生认可的方式,比如网络、视频、自媒体以及多媒体将学生调动起来。作为教师要将姿态放低,深入到学生当中去,改变传统的“你教我听,你说我记”的状态。

中西教育有哪些不同

湖南师范大学王泽应教授认为,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建设本质上是一个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道德建设过程,这要求我们在承继中华优秀师德传统基础上,借鉴国外有益的师德建设成果,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师德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着眼于教育强国战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愿景作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靳风林教授指出,当我们将传统的教师道德话语体系与国外的话语体系进行比较时,应当重视价值取向的差异,在时空上不能错位。中国求善,西方求真。西方教育重视知识的灌输,思维方式的培育,而中国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改善人性,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他指出,教育具有三个目标,首先是知识教育,其次是思维训练,最高层次的是对人性进行改造。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的人生境界得到升华

当代中国教育呼唤仁爱精神

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提出,当代中国教育呼唤弘扬我国教师的仁爱精神,应当把教育仁爱作为教师道德的核心素养。“仁爱”在儒家伦理思想中有非常丰富的阐述。何为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主张,“仁者爱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传统师德的“仁爱”主要有两点:一是爱人,同情、尊重、宽容、关爱他人;二是爱中应有智慧、规范和实际行动。仁爱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教师面对的对象是成长中的青少年一代,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智的活生生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教师的仁爱、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行,在教育和教学劳动中是介于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的工具。唯有教师发扬和践行仁爱精神,才能培养我国青少年一代的仁爱精神,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懂得唯有在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美美与共、和谐相处,才能创造美好的精神世界,才能真正过上美好生活

上海师范大学何云峰教授提出,我们现在构建师德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爱,其次是幸福。首先要将教师的爱激发出来,因为教师的爱是调动学生爱的动力和力量。其次是教师要能够从劳动中收获幸福。他认为,这里所说的爱有三个层次,首先是本能的爱,其次是怜悯的爱,它也是来自于人道主义,最后是普遍的爱,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爱自己的学生,也要爱所有的学生。这三种爱贯穿在师德当中,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